在日常工作中,会计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公司,因为有涉税风险而被税务稽查,企业涉及税务风险方面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发票风险、增值税风险、往来账目风险、纳税申报风险、个人所得税风险、企业所得税风险等。
发票风险
现在税务部门对发票的稽查越来越严格,可还是有一些会计通过虚开发票虚列公司费用,增加企业的费用,甚至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来抵扣进项税。
工作中,会计收到一些不合格的发票,比如纳税人识别号没有填写,发票备注栏需要填写没有填写,有发票清单未附发票清单,税收分类编码选择不正确等,这样的发票都要退回,让对方重新开具。
如何警惕发票风险?
交易前——知己知彼,防患未然
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时,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从思想上重视虚开发票问题,有意识地规避取得虚开发票的风险。建议纳税人在交易前对交易对方做必要的了解,通过对交易对方经营范围、经营规模、企业资质等相关情况的考察,评估相应的风险。
收票时——火眼金睛,识破风险
建议纳税人仔细比对发票信息。要求开票方提供有关资料,并仔细比对相关信息。
一是审查税务登记证、出库单、开具的发票、银行账户上的企业名称是否一致;
二是通过对方的一般纳税人登记相关凭证,审查对方是否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
三是通过对方的发票领购簿,审查开具的发票是否确实是对方领购的发票;
四是通过库存商品账、生产成本账和有关凭证,审查购进的货物是否是对方购进或生产的货物。
增值税税务风险
企业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非正常损失的货物(劳务)、要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但是有些纳税人并没有按规定将进项税额转出。
有的纳税人在税务处理中,把公司简易计税的项目,计入到一般计税项目进行增值税进项虚假抵扣;有的纳税人为了享受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在销售额上做手脚,为了使销售额不超过增值税优惠标准,故意作废一些增值税发票。
纳税申报税务风险
纳税人在申报的过程中,不按照规定申报,明明自己不符合零申报标准,也要违规进行零申报。在纳税申报时,办理增值税减免备案的纳税人应纳税额为零,也不代表可以零申报,而是应该向税务机关如实进行申报。另外,有的企业有未开票收入,也不按照规定进行申报。
个人所得税税务风险
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要符合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范围、符合合理性原则。单位职工的业绩奖励,要根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入企业雇员应税所得,与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每个单位职工的补贴、补助,不属于免税福利费的,按照规定并入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另外,企业职工享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一定要按规定要留存好备查资料。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
企业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销售商品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属于商业折扣,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企业存在对外投资情况,投资收益的股息和红利要并入收入总额。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