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板想节税,一般都是直接找会计,但其实会计思路会受到限制。所以老板节税,找会计来商议就错了。所以需要换个思路,而这个思路可能不是一般的会计所具备的。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这一点:
一、会计认为的利息支出真的不能抵扣
很多老板经常会找到会计,让会计去帮助企业去计算一下怎么节税,那么会计的唯一办法就是做假账。
税不是会计算出来的,税是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所以确定什么样的交易规则,税自然就会随之产生。会计只不过是将这个“税”记录下来而已。
会计是一门语言,是按照会计准则来记录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一旦一个交易产生了,要交多少税,要怎么做“借、贷”就很明确了。
举个例子,假如A企业因市场需求加大,准备加大采购原料扩大生产,但公司现金不足,于是向B公司借款1000万,双方约定利率为10%,那么利息就是100万。
法务拟草合同,将上述事项在合同中注明,会计根据合同约定进行会计分录。
那么,会计一定会依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第6点规定:企业间的贷款取得的利息属于贷款服务,取得的利息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那么此时我们分别来看看A/B公司分别涉及哪些税:
B企业收入100万,计入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科目,贷款服务缴纳6%的增值税,排除其它因素,我们可以简单理解B企业涉及以下税额:
1、增值税 6% 100*6%=6万
2、企业所得税 100*25%=25万
3、分红个税 (100-25)*20%=15万
以上合计为46万。
二、换个思路,焦点不同,问题就解决了
在这个案例中,A企业借款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所以我们需要脱离借款这个思维,将问题着眼在解决生产资料这个问题,而不是缺少资金的焦点上。
所以,我们以B企业的名义,先购买这批生产资料,然后加上100万利润后,再卖给A企业,那么A企业这100万就变成了货款,自然而然就可以作增值税进项抵扣。
在这个过程中,A企业缺少原材料的问题解决,同时还有了进项抵扣,而B企业呢,是不是税多了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先看A省了多少税:
1、增值税:100万因为可以进项抵扣,所以可以省100万*13%=13万。
2、企业所得税:13万*25%=3.25万
3、分红个税:(13-3.25)*20%=1.95万
以上节税18.2万
再看B企业:
1、增值税:100万*13%=13万
2、企业所得税:25万
3、分红个税:15万
合计 53万,相比变更前多了7万的税。
,个体户有什么优惠政策?注册在爱税宝的园区个体户,可以享受核定政策,不仅没有企业所得税,个税还可以核定,综合税负只有4.5%左右,其中还有3%的增值税可以抵扣,实际税负只有1.5%。现在注册可以联系朱老师,电话:1781-1973-989,原来个体工商户还可以这样用?大企业也离不开小个体户
一电商服装公司每年都需要采购一些样衣和设计,而这些大部分是个人,无法取得发票,财务无法入帐,采购与财务差点打起来。 一、采购无票怎么解决 很多企业都会遇到两种情况: 1、向个人采购服务或货物无票,比如请个人设计师来设计一款新的服装样式,或者采购
但综合上述来看,A省了18.2万,B企业多交了7万,合并起来还是省了11.2万的税。
所以,这样的思路一般的会计人员、财务人员、法务人员是想不到的。
在上面的案例中,有人说那B企业不是亏了吗?
在实际应用中,其实A企业可以多加一点价格,将这个税额包括进去就可以了,
当然, 还有一种应用场景更适合用这样的方式:股东向公司借款。
这样的事例也是很多的。公司业务发展大了,或公司资金周转不足了,可能会向股东进行借款,如果股东直接借款给公司,那么获得的利息收入,不仅需要交增值税,还需要交20%的个税。
所以,老板可以另外成立一家公司,用这家公司购买材料后,卖给主体公司,将利息转化为生产经营所得。
多成立一家一般纳税公司的成本只有几千块,但整个节税可以达到十几万,还是非常划算的。
如果这家公司设立在税收洼地,还可以获得30%的税收奖励,节税就更多了。
四、思路再升级
有时,我们还可以将思路再放开一些,利用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
比如,我们新成立的B公司是一家可以核定征收的个独企业,那么税就更不同了。
1、增值税:100万*13%=13万
2、企业所得税:没有。
3、生产经营个税:0.98万
合计仅需14万不到。变更前46万-14万+18.2万=50.2万
而设立一家一般纳税人核定征收的个独,一年成本也仅在1万左右。
综上所述,在企业合理避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还要精通贸易融资,虽然作了交易模式的变换,但殊路同归,条条道路通罗马,最终不仅解决了A公司的生产材料问题,还可以起到了节税的效果。
当然,这仅仅是通过一个案例给大家提供一种思路,在实际的应用案例和场景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很多条件,但无论如何,企业一定要知道,老板的税务风险,不是你少交了税,而是你多交了税,而你不知道而已。
延伸阅读:
头条提现不再扣20%个税了,原来可以自己做MCN
稍有点流量的作者,都曾经被MCN机构撩过,希望加入他们的机构。当然其中不乏一些优质机构,但也有一些机构则打着扶持的名义,其实做着割韭菜的活儿。 所以,与其做韭菜,不如自己做MCN机构。 一、为什么要做MCN机构? 很多人对MCN这个词理解不了,其实按中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