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27080.cn/zb_users/upload/2020/04/20200404210522158600552288466.gif)
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我们常会发现,同一项业务,缴税却大不一样?其实,同一项业务,配上不同的人员之后,相应的增值税税率就会不同。
很多老会计,都是通过改变业务操作形式,来实现为企业节税的目的。今天,小玉就带大家来看看:可以让你少交税的5种业务!
同一项业务,配上人员,降税立竿见影!
case1、汽车租赁→交通运输服务
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出租一辆保时捷给B公司,A公司对外租赁汽车,取得了收入就要交税,租赁有形动产的税率为13%。
如果:租金为5000元/月
交税:5000×13%=650元
C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同样出租一辆保时捷给B公司,不过额外配了一名司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税率为9%。
保时捷+司机
如果:租金为5000元/月
交税:5000×9%=450元
汽车和司机一起出租,即解决了客户的需求又合理合法省下了4%的税。(有人没人交税就是不一样)
其实任何有形动产租赁都是一样的,例如飞机租赁、船舶租赁等。
case2、建筑设备出租→建筑服务
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出租了一套生产设备给B公司,租赁有形动产的税率为13%。
如果:租金为10000元/月
交税:10000×13%=1300元
假设A公司给生产设备配备了工人,那么就可以变为了提供建筑服务,税率为9%。
生产设备+工人
如果:租金为10000元/月
交税:10000×9%=900元
有人看到这肯定就要问了,这么做有法律依据吗?有还真有!
《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6]140号)第十六条规定纳税人将建筑施工设备出租给他人使用并配备操作人员的,按照“建筑服务”纳税增值税,税率为9%。
同一项业务,配上不同的人员之后,能省下不少税!
case3、仓库租赁→仓储服务
有了设备和工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一不小心,B公司的产能就过剩了!于是,B公司又向A公司寻求仓库租赁(A公司表示还是收购B公司吧),租赁不动产税率为13%。
如果:租金为5000元/月
交税:5000×9%=450元
,上海商标注册费用和流程是什么,本文为您详细道来。,浅谈全球税收筹划的趋势(内附国内环境税收筹划的案例分析)
税收问题近年来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作为企业老板,开源节流,创造更多利润是其主要目的。税务的节流方法(税务筹划)是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全球各个国家也有许多的企业一直都在进行着税筹的操作,今天我们聊聊其特点和全球筹划的必
不过这次A公司聪明了,表示再配个管理员给B公司(爱用不用),变为提供了仓储服务,税率为6%。
仓库+管理员
如果:租金为5000元/月
交税:5000×6%=300元
仓储服务还可以选择简易计税,征收率为3%,也就是只需缴纳5000×3%=150元就够了。
配个管理员,租赁变服务,不仅能节税还可以选择简易计税。
case4、会议场地租赁→会议展览服务
由于B公司产能过剩导致货卖不完,于是B公司决定参加展会,正好A公司就有展位租赁,租赁不动产的税率为9%。
如果:租金为5000元/月
交税:5000×9%=450元
展会需要端茶倒水的服务员,于是A公司配套了几个服务员,提供会议展览服务,税率为6%。
会议场地+服务员
如果:租金为5000元/月
交税:5000×6%=300元
企业提供会议场地,属于不动产租赁,但是配上相关人员服务,就属于会议展览服务。
配上相关人员,业务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对应不同的税率,从而为企业节税。
case5、运输货物→安全保护服务
没想到参加了会展,产品大卖,订单源源不断,企业提供运输货物的服务,税率9%
如果:租金为5000元/月
交税:5000×9%=450元
但是,如果配备上押运人员,税就要这样算:
押运货物
如果:租金为5000元/月
交税:5000×6%=300元
配上押运人员,重在“押”而不是“运”,税率大不一样!原来“有人”“没人”区别这么大!所以说得人者得天下!这五种业务的节税操作,各位老板,您学会了吗?
同一项业务,配上不同的人员之后,相应的增值税税率就会不同。今天,给大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业务,配上人员之后,交税的差别。其实很多老会计,都是通过改变业务操作形式,来实现为企业节税的目的。
想要了解“税收洼地”税收政策、享受税收退税与核定征收政策,您可以在留言区、私信里回复您的需求,小玉会尽快回复您,感谢各位观看本文内容。
本文源自头条号:税筹师—小玉
税收筹划与逃税、避税有何区别?如何正确选择税收筹划?
由于传统观念、法律法规、政策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人们对税务筹划的认识还不足,运用得还不够,绝大部分人总是把税收筹划等同与逃税、避税,对其没有一个正确、全面、系统的认识,抹杀了税收筹划的积极作用。 合理避税≠偷税漏税 税务筹划与逃税、避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