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税资讯正文

上海市税务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如何区分委托研发、合作研发和集中研发?_个体户有哪些好处_合伙企业注册流程

admin 节税资讯 2022-02-22 395 0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如何区分委托研发、合作研发和集中研发?

2021年12月27日 来源:上海市税务局

企业日常发生的研发活动类型不尽相同,有委托研发、合作研发、集中研发,不同类型的研发活动对研发费用归集的要求不尽相同。那么,企业在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时,该如何进行区分处理呢?留存备查的材料又有哪些?

一、委托研发由谁扣除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学技术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规定,企业委托外部机构或个人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并计算加计扣除,受托方不得再进行加计扣除。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委托方与受托方存在关联关系的,受托方应向委托方提供研发项目费用支出明细情况。

另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规定,委托个人研发的,应凭个人出具的发票等合法有效凭证在税前加计扣除。

留存备查资料:  

1. 委托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企业有权部门关于委托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

2. 委托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研发人员名单;

3. 经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委托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

4. 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包括外聘人员)和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无形资产的费用分配说明(包括工作使用情况记录及费用分配计算证据材料);

5. “研发支出”辅助账及汇总表;

6. 企业如果已取得地市级(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鉴定意见,应作为资料留存备查。

7. 省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二、委托境外研发的注意事项

《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64号)规定,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超过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上述费用实际发生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委托方与受托方存在关联关系的,受托方应向委托方提供研发项目费用支出明细情况。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不包括委托境外个人进行的研发活动。

留存备查资料:  

1. 企业委托研发项目计划书和企业有权部门立项的决议文件;

2. 委托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研发人员名单;

3. 经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委托境外研发合同;

4. “研发支出”辅助账及汇总表;

上海税务局:出差报销,哪些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日常财务工作中,时常碰到单位员工出差回来拿着各种发票要报销的情形。那么,出差过程中取得的增值税发票都可以抵扣吗?这不,财务小王就碰到了这些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单位同事前阵子去出差,回来后拿了一堆发票给我,有交通费、餐饮费、住宿费,这些发票都可以进行抵扣吗?

,个体户有哪些好处?:1、没有企业所得税,可以省25%。2、个税核定征收。3、综合税负4.5%,其中3%的增值税可以抵扣,所以只有1.5%左右的成本。无需成本票,可以直接个人卡收款。办理联系:(1781)-(1973)-(989)。爱税宝园区老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5. 委托境外研发银行支付凭证和受托方开具的收款凭据;

6. 当年委托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等资料。

三、合作研发项目如何扣除

根据财税〔2015〕119号文件规定,合作研发项目合作各方就自身实际承担的研发费用分别计算加计扣除。

留存备查资料:

1. 合作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企业有权部门关于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

2. 合作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研发人员名单;

3. 经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

4. 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包括外聘人员)和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无形资产的费用分配说明(包括工作使用情况记录及费用分配计算证据材料);

5. “研发支出”辅助账及汇总表;

6. 企业如果已取得地市级(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鉴定意见,应作为资料留存备查。

7. 省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四、集中研发项目如何扣除

根据财税〔2015〕119号文件规定,企业集团根据生产经营和科技开发的实际情况,对技术要求高、投资数额大,需要集中研发的项目,其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以按照权利和义务相一致、费用支出和收益分享相配比的原则,合理确定研发费用的分摊方法,在受益成员企业间进行分摊,由相关成员企业分别计算加计扣除。

留存备查资料:  

1. 自主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企业有权部门关于自主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

2. 自主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研发人员名单;

3. 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包括外聘人员)和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无形资产的费用分配说明(包括工作使用情况记录及费用分配计算证据材料);

4. 集中研发项目研发费决算表、集中研发项目费用分摊明细情况表和实际分享收益比例等资料;

5. “研发支出”辅助账及汇总表;

6. 企业如果已取得地市级(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鉴定意见,应作为资料留存备查。

7. 省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中国税务: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执行要点解析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指的是一般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自2019 年4 月1 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制度以来,这项政策由于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一直是实务中的重难点,在执行中容易产生偏差,削弱政策的减负效应。本文围绕该政策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计算方式等梳理执行要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